Tuesday, July 4, 2017

美国课堂之自由发言

美国中小学课堂的整体氛围可能要比中国课堂活跃的多,促成这一特点的原因很多,比如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在课堂中的运用老师会设计及应用尽量多的活动让学生作为主角参与讨论;再有就是美国私立中学的师生比一般在1:8 - 1:12之间,这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存在感,也就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使课堂变得较为活跃;最后就是自由发言的问题。

对于自由发言的定义,很多人可能觉得美国学生在课堂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可以口无遮拦,无限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的理解其实不完全正确。美国学生的确在课堂上发言的自由度很 高,自己对探讨的话题有什么看法,或是心里有什么疑问,都会毫不犹豫的说出来。很大程度上这样的自由促成了美国人最为重视的批判性思维,也是很多创新理念的摇篮。然而,其实在现实中,学生自由发言还是有限制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一些规则,美国人真的就要为所欲为了。这些规则是老师来定的,如果一个老师不在乎自己的学生说什么,怎么说,那么学生完全可以享有无限的话语自由。但事情并非这么简单,可想而知你一言我一语,不受控制的课堂一定是失败的课堂,所以美国大部分的老师都会在第一堂课就为自己的课堂制定好规矩。这些规矩可能包括同一时间,只有一个人可以说话,避免了学生抢话的现象;要耐心听完别人的发言,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态度等等。


美国学生上课发言最放肆的阶段可能是在7-9年级(13-15岁)。这个时候,即将步入青春期,或者已经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初次从课堂上了解到了言论自由的甜头,并且想极力展示自我。再加上这个年纪的孩子(一般是男孩子)不知道哪来的自信,都觉得自己是最搞笑的,而且越搞笑就越可以博得女同学的眼球,所以有时候课上很小的一件事引发的话题,都会被学生们聊成一个故事,最后不受了控制,整个课堂就炸开了锅。所以作为老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开锅之前,把火熄灭。


其实从幼儿园开始,学校就会培养小朋友举手发言的习惯。对于年纪比较小的学生,有些控制学生发言的小技巧,可以很好的运用到老师们的课堂当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发言是对于他们遵守纪律,好好学习的一种奖励,是一种荣誉。再有,就是如何保障课堂发言的公平性。有些时候,一个班级里总有个别的同学特别活跃,而其他的一些学生却总是抢不到发言的机会。两个小窍门可以帮助改变这种状况:一是老师可以制作一个抽签筒,用冰棍儿棒写上学生的名字做成签,需要学生发言但又不想陷入混乱就可以用抽签的方法(如左图);二是每节课之前老师可以发给每个学生五个小贴画(或类似物品),学生每发言一次就要上交一张贴画,一节课一共有五次发言的机会,用完了就没有了,这样可以确保学生公平发言的机会,也可以培养学生先思考再说话的习惯。而对于大一点儿的孩子,比如说初中生,用美国人的一句话就是“don’t smile until Christmas”,尤其是对于新老师,或者刚接手一个新班的老师,一切关键就是在圣诞节以前不要展现出自己善良的一面......